水利改变生活——记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民生水利建设二三事

  • 发布时间:2016-07-05 15:35:29
  • 来源:

时下,漫步“东井冈”,随处可见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的田园风光;倘徉“古庐陵”,处处可领略青山如黛、碧水清流、景色如画的浓浓乡愁……近年来,江西吉安市青原区紧扣“宜居、乐业、安全”目标,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建设,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小农水鼓起群众钱袋子

夏日炎炎,也挡不住居民的休闲步子。7月3日,青原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热闹非凡,小孩追逐打闹,大人细品新鲜果蔬,其乐融融。“每天来这里的有200多人,采摘果实、游农家园、享农家乐。”园区负责人蔡欣介绍,园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吸引周边300多户群众参与,让他们一手拿租金、一手拿工资,成为名副其实的“双栖”农民。

支撑园区发展的曾是遇旱则旱、遇洪则涝的贫瘠土地。神奇发生在2013年,这一年,园区以小农水项目为撬杠,通过市场化运作,融资2.45亿元,流转土地2.3万亩,建成标准大棚20多万平方米、连栋大棚4万多平方米,建设喷灌设施2000多亩,成为全省重点扶持的五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之一。

近年在国家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的支持下,该区整治渠道1652公里,改善灌溉面积16万亩,建立农业示范园区4个,发展合作社198家、家庭农场159家,2015年该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58元。

水生态美化居住环境

“环境好了,住着也舒服!”这些天,青原区富滩工业园区村民周仁先很开心,“前几年,这里飘着浓浓的烟,那个气味真刺鼻,现在几乎闻不到、看不到了。”

周仁先眼中的变化,来自该区水生态文明建设。近年,该区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统筹、水域水量水质并重、预防保护治理同步”的思路,完成减排项目6个,责令企业停产35家、限期治理2家、关停取缔6家;实施“氧化池+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全面对污水进行“生态疗法”,污水处理率达75%;开展水库水质专项整治行动,拆除养殖栏舍1.4万平方米,强制实行人放天养,水质达标率64%,主要水源水质稳定在II类水以上。

该区加力修复水生态,按照“精品公园+生态绿廊+郊野公园”的布局,提升青原大道、青原山大道等绿道14公里,串起湖泊、滩涂、荒地等,建成滨江湿地公园;开展“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实施造林绿化8.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5万亩,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

如今,放眼青原,绿,涌向田野,奔向山岭,郁郁葱葱;清泉,越过小溪,汇入江河,清澈见底,一幅“山青水秀、天蓝地净、景美人旺”的现实版清明上河图正在青原大地徐徐打开。

水科技牢筑安全屏障

彭家勋是花岩水库安全管理报汛员。今年巡库查库,他都要用赣水通手机定位、拍照、上传,“想偷懒都不成,区防汛办看得见。”彭家勋说,赣水通手机不仅有信息发送和接收功能,还有查询气象信息、水情信息、雨情信息、山洪预警、即时通讯等功能,“一机在手,防汛无忧。”

近年,青原区依靠科技,建设雨量水位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千里眼”,实时监测水雨情;实施“智慧防汛”行动,建设“大喇叭”远程广播系统、信息管理平台、“十户联防”平台三大工程,编织“天罗地网”,覆盖全区山村;建设“水库实时信息管理平台”“移动短信发送平台”“水雨情查询系统”“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等系统,实现“指尖上”防汛。

今年,该区调度库容1.6亿方,拦蓄洪水1.1亿方,发送防汛信息1.2万条,发布预警16起,安全转移群众600多人,全区无一人员伤亡。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7月5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Copyright ©2014-2021 水缘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