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有哪些

  • 发布时间:2022-09-01 00:30:34
  • 来源:网络

北京时间11月26日下午,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2届执行理事会上,公布了2021年灌溉项目世界遗产名录(第八批)。江苏省何丽云-高邮灌区、江西省辽河灌区、西藏自治区萨迦古储水灌溉系统三个项目申报成功。到目前为止,中国有26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江苏何丽云-高邮灌区

春秋时期,王武修建了汉沟,揭开了古运河建设的历史篇章。“李渠-高邮灌区”始于春秋时期。在江苏省高邮市,通过闸门、隧道、大坝等水工设施连接高邮湖和高邮灌区。实现高邮湖-李运河-高邮灌区之间的水量分配,兼顾灌溉和输水两大功能。“湖河灌区”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从蓄水、调水、输水、配水到灌溉。它是一个协调运行、实现动态平衡、通过闸门、隧道、大坝等水工设施实现水系连接的有机整体。促进区域生物多样性,诠释“天人合一”、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平衡,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江苏高邮何丽云-高邮灌区工程遗产是中国古代巧妙利用河湖、合理整治河湖的典范,是系统论在古代灌溉工程中的成功实践。

平金岩遗址

高邮风格

江西辽河灌区

辽河灌区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地跨奉新县、宜春市靖安县和南昌市安义县,属何秀支流辽河流域。灌区始建于唐朝的太和年间。古人在南北河流下游修筑浦北,开渠引水,灌溉农田千余亩。后来,明成化十二年、清乾隆十六年,又先后在中上游修建了乌石滩北、湘北。这是一项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区古代引水灌溉系统工程。三座古塔具有丰富的科技价值,它们都位于河流的转弯处,它们的堤坝采用非正交堰的形式,尤其是乌石滩古塔。他们充分利用河中的“巨石”拦河筑坝,并在河堤上植树,保护佛塔,保障城镇安全。古樟至今保存完好,是古人因地制宜、人水和谐的典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辽河灌区先后修建了四项灌溉工程,至今灌溉农田33.6万亩,受益人口26万人,是赣西北重要的粮仓。

北辽扎巴(浦北)

辽河灌区

西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

古老的萨嘎蓄水灌溉系统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处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5-6,年降雨量约150毫米至300毫米,水资源在当地十分珍贵。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从宋元时期开始,当地先民克服了高海拔、严寒酷寒的困难,顺势而为,逐渐在冲曲河沿岸建立了蓄水灌溉系统。经过几个世纪的建设,到明清时期,灌溉系统的利用和管理制度已经趋于完善。蒙元时期,萨迦作为西藏的首都,农业比周边地区更加发达繁荣,成功克服了半干旱气候带来的灾害。迄今为止,得益于这一完善的蓄水和灌溉系统,日喀则已发展成为“家园”

灌溉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总结传统灌溉工程优秀的治水智慧,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今年与中国的3项遗产同时列入第八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还有来自印度、伊拉克、日本、摩洛哥、韩国、斯里兰卡的16个项目。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量已达到121项,遍布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五大洲的18个国家。

中国灌溉工程的建设发展伴随和支撑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特有的自然气候条件,使灌溉成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历史上建设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区域特色鲜明的灌溉工程,许多至今仍在发挥功能。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几乎涵盖了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是

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中国古灌溉工程遗产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保护灌溉工程遗产体系、挖掘传承区域特色水利历史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延续至今的灌溉工程遗产都是生态水利工程的经典范例,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申报与可持续保护利用为契机,深入挖掘并向世界展现中国灌溉历史文化,研究总结其科学技术、文化价值及管理经验,对助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国际灌排委员会(ICID)成立于1950年,是以国际灌溉、排水及防洪前沿科技交流及应用推广为宗旨的的专业类国际组织,成员包括91个国家和地区委员会,覆盖了全球90%以上的灌溉面积。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2届执行理事会于11月24日至30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

来源|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灵渠始建于公元前214年,全长37.4公里,其工程主体包括铧嘴、南北渠、秦堤、陡门等,是当今世界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人工运河之一。它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

灵渠被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常见的灌溉工程有哪些?

你好!灌溉可分为传统灌溉和节水灌溉。传统灌溉是指灌溉水从地表进入田间、直接侵 入土壤的方法,主要有淹灌和漫灌。淹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划分成许多格田,灌水 时,使格田内保持一定的深度的水层,借重力作用来湿润土壤;在没有田间灌水工程 或工程简陋的条件下,水引入田块后,任水漫流渗入土中则为漫灌;节水灌溉措施包 括渠道防渗、节水型地面灌溉、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滴灌、涌泉灌、渗灌、微 喷等。与传统的灌溉相比,节水灌溉省水、省力,减少能量的消耗,是现代农业的发 展要术,也是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途径。

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23处,灌溉工程有何作用?

中国是灌溉大国,也是灌溉古国,灌溉历史与中华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特有的自然气候条件,使灌溉成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历史.上产生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区域特色鲜明的灌溉工程。近年来,灌溉工程遗产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已经成为水利文化面向社会传播的主要载体。201 8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要加强“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历史灌溉水系是许多古城、古村镇的重要环境保障和文化基因,科学保护灌溉工程体系、挖掘传承区域特色水利历史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延续至今的灌溉工程遗产都是生态水利工程的经典范例,研究挖掘其科学技术价值和历史经验,对当前水利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水利灌溉工程可以有效缓解洪涝、旱灾等状况,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天气给农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农业可以更好的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古代的都江堰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Copyright ©2014-2021 水缘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