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山东汛情总体平稳 水利工程安全度汛仍存在一定压力

  • 发布时间:2016-07-14 16:56:52
  • 来源:

中国水利网站7月14日讯(记者 赵新 通讯员 亓立云) 当前山东正值主汛期。记者从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6月1日入汛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32.2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12%,较去年同期偏多77%,各市降水分布不均。由于2014年以来全省降水持续偏少,目前,全省蓄水总量45.19亿立方米,较历年同期少蓄13.77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少蓄3.16亿立方米。

“到目前为止,全省降雨量偏少,从水情反映属于偏旱阶段,但我们时刻在做着防大水的准备,时刻绷紧防大汛的弦。”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宋少文说。

近几年,全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骨干河道治理工作持续推进,为防洪保安奠定了基础。“但必须看到,防洪减灾薄弱环节突出的问题尚未根本改变,如果发生我国南方地区那样长时间、大范围的强降雨过程,对山东防汛抢险将是严峻考验。”省防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山东省大部分蓄水工程长期蓄水不足,尤其部分新除险加固的工程没有经历强降雨的考验,调蓄能力有待考验;小水库、小塘坝点多面广,安全度汛有一定压力;河道拦蓄工程越来越多,一旦调度不当,极易发生人造洪峰。此外,“盼水”、“惜水”思想的存在,使防汛抢险思想麻痹、防灾意识薄弱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近几年山东省连续降雨较少,长期干涸导致一旦出现大水,前期干燥的土壤、堤坝突然浸透泡水,极易出现水患,特别是全省数万座小塘坝大多处于无专职管理人员、无防汛抢险道路、无通信预警手段、无防汛抢险物料的“四无”状态,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存在一定的压力。

此外,部分城市排水不畅、城市内涝问题突出,许多城市“重地上、轻地下”,泄洪除涝设施建设滞后,一遇强降水,就导致马路行洪、内涝积水,而尾矿库、煤矿采空区一旦遭遇强降雨,也极易出现重大险情。

针对存在的问题,目前,省防总办已明确全省骨干河道、湖泊、大型以及重点中型水库、主要蓄滞洪区、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汛行政责任人307名,并进行了社会公示,夯实防汛责任。

据介绍,山东省已安排实施的38个雨洪资源利用项目加快推进,2014-2016三年工程完工后可新增供水能力约18亿立方米。今年已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111亿元,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10万亩,新打维修机井2.25万眼,新修防渗渠道1028公里,清淤沟渠5805公里。

全省目前已累计修订各类防洪预案和调度运用方案3320个,对河道(湖泊)、水库、防台风、蓄滞洪区及村级预案逐一进行修订,落实编织袋2848万条,铅丝1506吨,砂石料240万立方米,救生衣10万件,抢险舟船678只,总价值4.5亿元,组建防汛抢险专业队、机动队176支,落实抢险救灾人员2.7万人。

山东省防指要求,必须强化巡堤查险和现场报汛,以保证第一时间发现险情,第一时间报告情况,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抢险救灾。各水库、河道上的泄洪闸、节制闸都要再次进行检查,保证启闭灵活;各河道、堤防的险工薄弱段都要进行培土加固。此外,抓紧清除河道阻水障碍和工程管理范围内的违章建筑,并及时通报汛情、灾情,发布动态信息,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7月14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Copyright ©2014-2021 水缘网 All Rights Reserved